西兰花(花椰菜)的花球形成确实是一个精妙的过程,受温度和光照的深度调控。这种调控机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花椰菜、甘蓝、白菜、油菜等)发育周期,特别是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花芽分化、花球形成)转变的关键。以下是温度与光照如何共同作用,揭开这个“奥秘”:
核心奥秘:春化作用与光周期响应
十字花科蔬菜大多属于低温长日照植物。这意味着它们需要:
低温春化: 在幼苗期或营养生长阶段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启动花芽分化。
长日照促进: 在满足春化要求后,相对较长的日照时数会加速抽薹、开花和花球发育。
1. 温度(低温春化)的调控作用
- 关键作用: 低温是诱导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首要信号。没有足够的低温积累(春化),植株会一直停留在长叶子的阶段,无法形成花球。
- 春化温度范围: 最有效的春化温度通常在 5°C - 12°C 之间。不同品种对低温的敏感性和所需低温时间(春化时间)差异很大:
- 早熟品种: 对低温敏感,春化时间短(几天到几周),在相对温和的低温下就能启动花芽分化,因此容易在春季或秋季较温暖的条件下过早抽薹(形成小花球)。
- 中熟品种: 春化要求中等。
- 晚熟品种: 对低温要求严格,春化时间长(数周到数月),需要更持续、更冷的低温才能完成春化,因此抽薹晚,适合在冬季较冷或春季较长的地区种植。
- 感受部位: 茎尖生长点(分生组织)是感受低温刺激的主要部位。
- 生理机制: 低温通过影响一系列基因表达(如FLC基因的表达被抑制),改变植物体内激素平衡(如赤霉素、脱落酸水平变化),最终解除对开花基因的抑制,启动花芽分化程序。
- 对花球形成的影响:
- 完成春化: 是花球形成的前提条件。只有完成春化,茎尖生长点才能从产生叶原基转变为产生花原基,进而发育成花球(未充分发育的花序)。
- 春化不足: 花芽分化延迟或不发生,植株持续营养生长,不结球或结球晚、小、松散。
- 春化后温度:
- 花球发育期: 最适宜的温度范围通常是 15°C - 20°C。这个温度下花球生长紧实、品质好。
- 温度过高 (>25°C):
- 花球发育过快,导致花球松散、颗粒粗大(花蕾迅速伸长)、颜色变黄(叶绿素降解快)。
- 容易产生“毛花”(花球表面长出绿色小叶)或“夹叶”(花球中夹带叶片)。
- 增加病虫害风险。
- 温度过低 (<10°C): 花球生长极其缓慢,可能导致延迟收获。严重低温可能造成冻害。
2. 光照(光周期)的调控作用
- 关键作用: 在植株完成春化(或对低温要求不严格的品种)后,长日照是促进抽薹(花茎伸长)、花球快速膨大和开花的主导因子。
- 光周期类型: 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是典型的长日照植物。这意味着当日照时数超过其临界日长时(通常在12-14小时以上),会显著加速其生殖发育进程。
- 感受部位: 叶片是感受光周期信号的主要器官。
- 生理机制: 叶片感知到长日照信号后,会合成并运输“开花素”(主要是光敏色素介导的信号途径,最终导致开花基因如FT的表达),到茎尖生长点,促进花茎伸长、花芽分化和花球发育。
- 对花球形成的影响:
- 完成春化后:
- 长日照: 强烈促进花茎伸长、花球膨大和花蕾发育。在适宜温度下,长日照能促使花球快速、紧实地形成。
- 短日照: 会延缓抽薹和花球发育速度。在花球形成初期,适度的短日照有时有利于花球更紧密(减缓发育速度),但长期短日照会严重延迟收获。
- 光周期与春化的互作:
- 长日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低温春化的不足(对于低温要求不严格的品种尤其明显),促进开花。
- 反之,如果春化不充分,即使处于长日照下,开花也可能延迟或不理想。
- 光照强度: 虽然光周期是主要信号,但充足的光照强度对于植株整体的健壮生长和花球养分的积累也非常重要。弱光会导致植株徒长、花球小、颜色浅、品质下降。
如何调控发育周期(实践应用)
理解温度和光照的奥秘,就能通过以下方式调控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发育周期和花球品质:
品种选择:
- 根据季节和地区气候选择: 春季/早秋栽培选早熟、耐抽薹(对低温要求相对不敏感)品种;晚秋/冬季栽培选中晚熟、需冷量大的品种(避免过早抽薹)。
- 目标市场: 选择花球颜色、大小、紧实度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播种期调控:
- 这是最关键的调控手段。目的是让植株在最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经历其关键发育阶段。
- 营养生长期: 安排在温度较高(促进生长)、日照较长(促进生长)但尚未达到诱导开花的低温或长日照的季节。
- 春化期: 让幼苗或成株在预期的时间段经历足够的低温(如秋季播种,幼苗在冬季经历低温春化;或春季在冷凉地区育苗)。
- 花球形成期: 安排在温度适宜(15-20°C)且光照充足的季节。避免高温(>25°C)和极端低温(<10°C)。在南方温暖地区,常安排在秋季形成花球;在北方,可安排在春季或夏末秋初。
温度管理(设施栽培中尤为重要):
- 育苗期: 避免持续高温,尤其是早熟品种,防止过早春化抽薹。可通过通风、遮阳降温。
- 定植后: 在花球形成前,维持适宜的营养生长温度。
- 花球形成期: 是温度管理的关键期!务必保持 15-20°C 的日平均温度。高温时需加强通风、遮阳、喷淋降温;低温时需保温(大棚、小拱棚)。避免剧烈温差。
光照管理:
- 露地: 主要通过选择播种期和种植地点(光照充足)来满足。
- 设施栽培:
- 保证设施透光率,保持棚膜清洁。
- 在光照不足的季节或地区,可考虑人工补光(尤其在幼苗期和花球膨大期),但需考虑成本效益。
- 在高温强光季节,可在花球形成初期适当遮阳(如用叶片遮盖花球或遮阳网)以降低温度、防止花球变黄变紫、提高紧实度,但需注意不能过度遮光影响整体光合作用。
总结
西兰花花球形成的“奥秘”核心在于低温春化启动花芽分化和长日照促进花球发育。温度(尤其是低温春化和花球形成期的适宜温度)是基础开关和品质保障,光照(光周期和强度)是生殖发育的加速器和能量来源。通过精准选择品种、科学安排播种期,并在设施栽培中精细调控温光环境,农民就能有效控制十字花科蔬菜的发育周期,在适宜的季节生产出大小适中、紧实、颜色鲜绿(或符合品种特性)、品质优良的花球(或叶球、种子等目标产品)。这充分体现了植物生理学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强大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