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机械动作的精确控制完全数字化和电脑化,取代了传统机械横机依赖凸轮、选针片等物理部件的限制。它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技术和原理协同工作:
核心原理:数字化控制下的精密机械协同
电脑控制系统 (大脑):
- 这是整个机器的核心。它运行专门的针织软件(CAD/CAM),接收设计好的花型文件(通常是位图、矢量图或专用格式)。
- 软件将花型图案解析成极其详细的机器指令序列:每一枚针在每一编织行(甚至每一编织步骤)需要进行的动作(编织、集圈、不编织/浮线、移圈)、纱嘴的选择和位置、针床移动、密度设定等。
- 控制系统实时发送这些指令到机器各个执行部件。
伺服电机/步进电机驱动 (动力与精度):
- 取代了传统的机械主轴和凸轮,关键运动部件都由独立的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精确驱动:
- 主传动系统: 控制机头(三角座)的左右移动速度和位置。
- 针床横移: 控制前、后针床的精确相对移动(用于移圈、绞花等)。
- 密度调节: 实时动态调整弯纱深度(线圈大小),控制织物密度和凹凸效果。
- 纱嘴选择器/导纱器架: 控制多个纱嘴的自动切换、精确进出工作位置和导纱角度。
- 卷取/牵拉机构: 控制织物向下牵拉的力度和速度,保持编织过程稳定。
电子选针系统 (核心执行单元):
- 这是实现针级控制的关键。每一枚织针下方(或相关联)都有一个独立的电子选针器(通常是电磁铁或压电陶瓷元件)。
- 控制系统根据当前行的花型指令,精确控制每个选针器的通电状态。
- 选针原理:
- 当机头(三角座)移动时,三角系统提供不同的“轨道”(编织三角、集圈三角、移圈三角、不工作三角等)。
- 选针器根据指令,通过电磁力推动或拉动选针片(或直接作用于针脚),从而决定织针的针脚(针踵)进入哪个三角轨道。
- 进入“编织三角”轨道的针完成成圈;进入“集圈三角”的针完成集圈;进入“不工作三角”轨道的针保持不动(浮线);进入“移圈三角”轨道的针执行移圈动作。
- 关键点: 每根针的状态(编织/集圈/浮线/移圈)都可以在每一行独立、实时地改变,不受相邻针的影响,这为复杂花型提供了基础。
多功能三角系统 (动作执行者):
- 安装在机头内部。不同于传统固定三角,电脑横机的三角系统通常设计成模块化、可切换的。
- 通过电磁铁控制,可以动态地让某些三角“生效”或“失效”,或者改变其作用高度,从而在机头一次行程中为不同的针提供不同的动作路径(编织、集圈、移圈等)。
- 这是选针指令最终转化为针的物理动作的关键环节。
多纱嘴系统和自动换纱 (色彩与材质):
- 电脑横机配备多个(通常4-16个甚至更多)独立的纱嘴(导纱器)。
- 纱嘴安装在自动导纱器架上。
- 控制系统根据花型指令,精确控制导纱器架将需要的纱嘴移动到编织区域,并在不需要时移开。
- 这实现了自动、快速、精确的换纱,是编织多色提花、嵌花、使用不同材质纱线的基础。
精确的移圈功能 (结构变化):
- 复杂花型(如绞花、阿兰花、蕾丝、成衣编织)离不开线圈在不同针之间的转移。
- 电脑横机通过以下实现精密移圈:
- 专用移圈三角和移圈针(或特殊针钩设计): 精确引导针钩完成线圈的拾取和释放。
- 精确的针床横移: 在移圈动作前后,控制前后针床精确对齐或错位。
- 电子选针控制: 精确指定哪些针执行移圈动作(是移出线圈的针,还是接收线圈的针)。
- 移圈功能使得编织三维结构、开孔、收放针(无缝编织)成为可能。
传感器与反馈系统 (保障与监控):
- 遍布机器的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纱线张力传感器、断纱检测器、针检测器、撞针保护等)实时监控机器状态。
- 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用于:
- 确保动作到位(如纱嘴位置、针床位置)。
- 维持纱线张力稳定。
- 检测断纱、结头、故障(如撞针),并立即停机报警。
- 实现闭环控制,提高编织的可靠性和质量。
高级软件 (设计与生产的桥梁):
- 花型设计软件 (CAD): 提供强大的图形界面,设计师可以绘制图案、模拟效果、定义组织结构(平针、罗纹、提花、集圈、移圈等)、分配纱嘴、设置密度等。
- 机器编程软件 (CAM): 将设计文件编译成机器可执行的、极其详细的底层控制代码(机器语言),优化编织路径和效率。先进的软件可以自动处理很多复杂的编织逻辑。
实现复杂花纹的关键流程
设计: 设计师在CAD软件中创作图案,定义组织结构、颜色、纱线、密度等。
编程: CAM软件将设计转化为机器指令代码。这包括精确到针和行的动作序列、纱嘴调度、针床移动、电机控制等。
上机准备: 将程序载入横机控制系统,安装所需纱线到对应的纱嘴。
编织执行:- 控制系统读取指令。
- 驱动伺服电机精确移动机头、针床、纱嘴架。
- 根据当前行指令,激活特定的电子选针器,控制每根针的针踵进入预设的三角轨道。
- 三角推动被选中的针完成指定的动作(成圈、集圈、移圈)。
- 纱嘴按指令自动切换,引入正确的纱线。
- 牵拉机构保持织物平整。
- 传感器实时监控,确保稳定运行。
重复: 机头往复运动,逐行执行指令,复杂的图案便一针一线地编织出来。
总结
现代电脑横机的工作原理本质是“软件定义编织”。它将复杂的编织工艺分解为海量的、精确到单个织针和单个动作的数字化指令,并通过高性能的伺服驱动、精密的电子选针、可切换的三角系统、自动化的纱嘴管理以及实时的传感器反馈,将这些指令在物理世界高精度、高速度地执行出来。这种数字化、自动化、高灵活性的控制方式,是它能实现远超传统机械横机的复杂提花、嵌花、绞花、三维结构、无缝编织等高级花纹的核心原因。软件(设计+控制)是灵魂,精密机电执行机构是身体,两者完美结合成就了现代针织的无限可能。